熊家军,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草食动物和特种经济动物繁育和生物技术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特种经济动物驯化与繁育、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与营养调控及实验动物学。同时兼任中国奶业协会繁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学会特产分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理事,湖北畜牧兽医学会理事,湖北实验动物学会理事以及《经济动物学报》编委。教学上主要讲授课程有《实验动物学》、《特种动物生产学》、《宠物鉴赏》、《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题》、《高级实验动物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课程《宠物犬的饲养与呵护》获得湖北省湖北省精品视频课程,慕课《宠物犬鉴赏》被认定为2018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获湖北省技术发明奖2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国家授权专利5项。从事高校教学与科研近20年。主要讲授课程有实验动物学、特种动物生产学、宠物鉴赏、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题、高级实验动物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现主持和参加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参编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主编“十三五”规划新形态教材1部,主参编各种著作和书籍4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授权专利6项。目前主持2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持和参与科技部中欧专项、转基因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陈建国陈建国,男,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系,博士,副教授。199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本科专业(五年制),获学士学位, 2002年7月获临床兽医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动物繁殖与育种专业博士学位 。现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产科学”主讲教师和肉牛产业体系和牛病防治基础与技术创新团队以及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疾病控制功能研究室的核心成员。已主持完成和在研的科研项目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博士启动基金、湖北省基金、国家支撑计划、畜禽高效养殖重大研发计划等多项课题。参与《兽医外科学》校级、省级、国家精品课程以及资源共享课建设及维护以及慕课《宠物犬鉴赏》(2016年完成录制,2018年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和《兽医外科学》(2018年)的录制和维护,主持虚拟仿真课基于互联网的“动物的分娩助产及难产处置系统”(2018)的建设,主编《犬的常见疾病治疗学》(2009)以及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兽医外科学》(2009)和《特种经济动物疾病学》(2014)。在课程建设、宠物疾病治疗、奶牛疾病防控、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目前已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梁爱心2004年6月获得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学士学位,2009年6月获得华中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学位; 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意大利那不勒斯Federico II大学作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殖生理与生物技术、特种经济动物繁育等;在《Vaccine》、《Biological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mmunology》、《Theriogenology》、《Journal of Dairy Science》、《BMC Genomics》等国外学术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5);湖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排名第2);参与申报专利9项并获得授权6项;主持湖北省教改项目1项;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教育部新教师基金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校自主创新基金2项;参编著作5部。滑国华滑国华 女,博士,副教授。2009年获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2013-2015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反刍动物生殖内分泌调控。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863”子课题1项,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参与编写本科生教材2部,参编著作1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7篇,第一作者最高影响因子为8.459;另有7篇学术论文获优秀论文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获授权专利4项;向GeneBank提交基因序列,并获基因登录号21个;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四)。韩丽韩丽,博士。华中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产科疾病和小动物传染病的致病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近年来,获湖北省科学技术推广奖一等奖一项(2018,排名第六 )和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一项(2010,排名第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先后主持承担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一项,博士后特别资助及博士后面上项目各一项,主持多项企业合作课题。先后以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在《Nucleic Acids Res》,《Biomed Pharmacother》,《Microbial biotechnology》、《J Basic Microbiol》等国内外杂志和论文集上发表论文20余篇。何长久何长久,男,四川南充人。华中农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承担本科生《动物繁殖学》、《动物繁殖学实验》,研究生《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课程讲授。从事动物繁殖生理调控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卵子发生、排卵调控的分子内分泌机制。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3项。 卵子是雌性动物的配子,肩负母体所有的遗传信息,更是胎儿形成与早期发育的场所。卵子质量深远影响后代的健康,乃至物种延续。因此,卵子是雌性的“宝贝疙瘩”,雌性机体会穷尽一切手段为卵子的正常发生“保驾护航“。卵泡是卵子的载体,可以将其比作卵子成长过程中所独居的“爱心囚室”。卵泡负责提供卵子“饮食起居”所需的营养成分,并始终将卵子禁闭其中。只有感知到卵子完全发育成熟后,卵泡才会大开“围城”允许卵子离开,去找寻自己的“幸福”—— 精子。那么, “卵泡如何供养卵子? 卵子如何改造卵泡? 卵子卵泡间怎样进行信号交流? 卵泡如何打开牢笼释放卵子………? 这一个个有趣的未解之谜都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未来若干年内,我将主要通过转录组测序、基因编辑等技术去研究卵子发生与排卵调控的分子内分泌机制。欢迎感兴趣的同学报考我的研究生,咱们一起去探索生殖生物学中“卵子发生的“奥秘。任竹青任竹青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副院长,兼任生态与智慧养殖学系主任。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教育部创新团队“猪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成员,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分子遗传和畜牧环境生物工程。先后主持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学基金(IFS)、湖北省自然科学创新岗位课题、教育部新教师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等研究工作。在《Genetics Selection Evolution》、《Journal of Proteomics》、《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Cel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藏香猪在鄂南放牧养殖关键技术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1),成果鉴定2项,主持《动物行为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动物生物技术》等3部。研究生招生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专业的01和05方向。
陈建国,男,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系,博士,副教授。199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本科专业(五年制),获学士学位, 2002年7月获临床兽医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动物繁殖与育种专业博士学位 。现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产科学”主讲教师和肉牛产业体系和牛病防治基础与技术创新团队以及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疾病控制功能研究室的核心成员。已主持完成和在研的科研项目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博士启动基金、湖北省基金、国家支撑计划、畜禽高效养殖重大研发计划等多项课题。参与《兽医外科学》校级、省级、国家精品课程以及资源共享课建设及维护以及慕课《宠物犬鉴赏》(2016年完成录制,2018年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和《兽医外科学》(2018年)的录制和维护,主持虚拟仿真课基于互联网的“动物的分娩助产及难产处置系统”(2018)的建设,主编《犬的常见疾病治疗学》(2009)以及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兽医外科学》(2009)和《特种经济动物疾病学》(2014)。在课程建设、宠物疾病治疗、奶牛疾病防控、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目前已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
梁爱心 2004年6月获得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学士学位,2009年6月获得华中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学位; 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意大利那不勒斯Federico II大学作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殖生理与生物技术、特种经济动物繁育等;在《Vaccine》、《Biological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mmunology》、《Theriogenology》、《Journal of Dairy Science》、《BMC Genomics》等国外学术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5);湖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排名第2);参与申报专利9项并获得授权6项;主持湖北省教改项目1项;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教育部新教师基金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校自主创新基金2项;参编著作5部。
滑国华 女,博士,副教授。2009年获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2013-2015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反刍动物生殖内分泌调控。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863”子课题1项,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参与编写本科生教材2部,参编著作1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7篇,第一作者最高影响因子为8.459;另有7篇学术论文获优秀论文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获授权专利4项;向GeneBank提交基因序列,并获基因登录号21个;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四)。
韩丽,博士。华中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产科疾病和小动物传染病的致病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近年来,获湖北省科学技术推广奖一等奖一项(2018,排名第六 )和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一项(2010,排名第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先后主持承担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一项,博士后特别资助及博士后面上项目各一项,主持多项企业合作课题。先后以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在《Nucleic Acids Res》,《Biomed Pharmacother》,《Microbial biotechnology》、《J Basic Microbiol》等国内外杂志和论文集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何长久,男,四川南充人。华中农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承担本科生《动物繁殖学》、《动物繁殖学实验》,研究生《动物繁殖理论与生物技术》课程讲授。从事动物繁殖生理调控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卵子发生、排卵调控的分子内分泌机制。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3项。 卵子是雌性动物的配子,肩负母体所有的遗传信息,更是胎儿形成与早期发育的场所。卵子质量深远影响后代的健康,乃至物种延续。因此,卵子是雌性的“宝贝疙瘩”,雌性机体会穷尽一切手段为卵子的正常发生“保驾护航“。卵泡是卵子的载体,可以将其比作卵子成长过程中所独居的“爱心囚室”。卵泡负责提供卵子“饮食起居”所需的营养成分,并始终将卵子禁闭其中。只有感知到卵子完全发育成熟后,卵泡才会大开“围城”允许卵子离开,去找寻自己的“幸福”—— 精子。那么, “卵泡如何供养卵子? 卵子如何改造卵泡? 卵子卵泡间怎样进行信号交流? 卵泡如何打开牢笼释放卵子………? 这一个个有趣的未解之谜都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未来若干年内,我将主要通过转录组测序、基因编辑等技术去研究卵子发生与排卵调控的分子内分泌机制。欢迎感兴趣的同学报考我的研究生,咱们一起去探索生殖生物学中“卵子发生的“奥秘。
任竹青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副院长,兼任生态与智慧养殖学系主任。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教育部创新团队“猪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成员,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分子遗传和畜牧环境生物工程。先后主持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学基金(IFS)、湖北省自然科学创新岗位课题、教育部新教师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等研究工作。在《Genetics Selection Evolution》、《Journal of Proteomics》、《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Cel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藏香猪在鄂南放牧养殖关键技术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1),成果鉴定2项,主持《动物行为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动物生物技术》等3部。研究生招生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专业的01和05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