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云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四川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二届社务委员会副主任。1989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四川大学,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锦江区,四川省宜宾市、广安市,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工作。先后任四川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四川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副处级干部,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沙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常委、副区长,长宁县县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音乐学院常委、副院长,四川省广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多项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出版《乐记和乐书的比较研究》、《唐代传奇研究》、《流行音乐社会效应研究》、《明清小说比较研究》、《中华文化集萃》、《培养世界冠军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为祖国高唱,建艺术高地》、《中国高等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研究》、《风情竹海,秀水长宁》、《竹海情韵》、《廉政以远:青年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世纪回声:王光祈研究新论》等十多部著作。公开发表《古戏台在构建乡村和谐文化中的作用——以成都洛带江西会馆万年台为例》、《唐传奇的整体审美特征》、《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艺术大学的建设》、《艺术院校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等40余篇学术论文。多项成果获奖,其中,四川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中组部嘉奖一次。庄点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文学教研室教师。本科、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硕士。主要担任《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术特长:艺术批评及艺术作品赏析。2014年7月获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委员会颁发的"四川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2018年12月获四川省教育厅颁发的"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公共艺术课程展示活动"二等奖。2014年9月获"四川音乐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班级课组一等奖。2019年12月获"四川音乐学院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大课组二等奖。参编著作《中华文化集萃》。格桑梅朵专著《藏族民间巴塘“谐”舞艺术》获2014年四川省政府颁发的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2014年获得四川音乐学院“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19年获得四川音乐学院“优秀教师”称号。多次指导学生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创项目。在“全国青少年艺术选拔大赛”比赛区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活动中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9年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社科菁英”获得者。长期从事艺术学理论、少数民族艺术史、藏族音乐舞蹈方向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CSSCI论文8篇。出版专著一部《藏族民间巴塘“谐”舞艺术》,参编著作4部;2008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藏族民间“热巴”歌舞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参与教育部课题1项;参与文化部课题2项;主持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1项《藏族民间热巴 创作表演艺术人才培养》;主持省级课题4项,参与5项。 2014年与康巴卫视启米时间合作拍摄纪录片《启米时间——寻访热巴》,2016年出版音乐专辑《喜马拉雅灵歌》担任音乐总监。陈洁四川省首批“青马工程”专业人才、四川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四川省直机关青联第三届委员,四川省音乐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专家。长期从事艺术学理论音乐方向研究,获四川省第17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绵阳市第15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政府奖2项、教育部颁发荣誉证1项。省级演奏奖2项、国家级学会奖7项;撰写30余篇(首)论文及音乐作品,专著2部,CSSCI核心论文8篇,CNKI数据文献已有1600余次下载和50余次引用。作为项目负责人获省部级课题立项3项,12次主持主研省厅级科研课题。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在省部级以上钢琴比赛、艺术比赛获奖。李杰音乐学硕士、基础心理学审美认知方向博士。现为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主讲《艺术概论》、《音乐美学》、《审美心理学》等课程;主研、参研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高等教育研究》、《艺术探索》、《音乐创作》、《音乐探索》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音乐审美的内核——音乐意象加工的科学阐释与实证》,主编《艺术概论》教材一部,参编著作《中华文化集萃》。杨奉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硕士。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文学教研室副主任,长期从事艺术理论等方面的相关教学工作。胡茵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硕士。四川音乐学院文学教研室教师,长期从事艺术理论等相关教学工作。钟琛毕业于四川大学,文艺学博士,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文学教研室教师,长期从事艺术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李青霜四川音乐学院文学教研室教师,长期从事《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彭倍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文学教研室教师,长期从事《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庄点 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文学教研室教师。本科、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硕士。主要担任《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术特长:艺术批评及艺术作品赏析。2014年7月获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教科文卫工会委员会颁发的"四川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2018年12月获四川省教育厅颁发的"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公共艺术课程展示活动"二等奖。2014年9月获"四川音乐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班级课组一等奖。2019年12月获"四川音乐学院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大课组二等奖。参编著作《中华文化集萃》。
格桑梅朵 专著《藏族民间巴塘“谐”舞艺术》获2014年四川省政府颁发的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2014年获得四川音乐学院“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19年获得四川音乐学院“优秀教师”称号。多次指导学生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创项目。在“全国青少年艺术选拔大赛”比赛区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活动中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9年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社科菁英”获得者。长期从事艺术学理论、少数民族艺术史、藏族音乐舞蹈方向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CSSCI论文8篇。出版专著一部《藏族民间巴塘“谐”舞艺术》,参编著作4部;2008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藏族民间“热巴”歌舞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参与教育部课题1项;参与文化部课题2项;主持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1项《藏族民间热巴 创作表演艺术人才培养》;主持省级课题4项,参与5项。 2014年与康巴卫视启米时间合作拍摄纪录片《启米时间——寻访热巴》,2016年出版音乐专辑《喜马拉雅灵歌》担任音乐总监。
陈洁 四川省首批“青马工程”专业人才、四川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四川省直机关青联第三届委员,四川省音乐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专家。长期从事艺术学理论音乐方向研究,获四川省第17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绵阳市第15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政府奖2项、教育部颁发荣誉证1项。省级演奏奖2项、国家级学会奖7项;撰写30余篇(首)论文及音乐作品,专著2部,CSSCI核心论文8篇,CNKI数据文献已有1600余次下载和50余次引用。作为项目负责人获省部级课题立项3项,12次主持主研省厅级科研课题。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学生在省部级以上钢琴比赛、艺术比赛获奖。
李杰 音乐学硕士、基础心理学审美认知方向博士。现为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主讲《艺术概论》、《音乐美学》、《审美心理学》等课程;主研、参研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高等教育研究》、《艺术探索》、《音乐创作》、《音乐探索》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音乐审美的内核——音乐意象加工的科学阐释与实证》,主编《艺术概论》教材一部,参编著作《中华文化集萃》。
杨奉 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硕士。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文学教研室副主任,长期从事艺术理论等方面的相关教学工作。
胡茵 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硕士。四川音乐学院文学教研室教师,长期从事艺术理论等相关教学工作。
钟琛 毕业于四川大学,文艺学博士,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文学教研室教师,长期从事艺术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李青霜 四川音乐学院文学教研室教师,长期从事《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彭倍 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文学教研室教师,长期从事《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