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orry this project doesn't work properly without JavaScript enabled. Please enable it to continue.
欢迎来到在线教学平台
首页 - 课程列表 - 课程详情
智圆行方的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类型:选修课
发布时间:2022-01-20 09:50:03
主讲教师:史怀刚
课程来源:暨南大学
建议学分:3.00分
课程编码:xtzx1660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中国当代社会现实为基础,反思过去和面向未来,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之精神脉络,而非面面俱到地讲解中国传统文化诸要素。我们相信中国传统文化必能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持。 本课程自1985年始开,作为面向境外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至今已有近30年课程建设史。本课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通过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审核并上线教育部爱课程网。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完成了由“知识教学”向“方法教学”的过渡。所谓方法教学,包含两个层次:从老师的层次来看,指的是通过跨文化比较、跨民族思维方式的比较,帮助学生掌握文化比较方法,以此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他们对人事物的批判性和鉴别性,帮助他们在各种错综复杂的事物中,通过进行比较、筛选,发现实质,找到规律;从学生的层次来看,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给学生传授社会方法和科学方法,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为线索,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串起来。。。。   

     在课程内容上,则侧重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以及挖掘传统文化之现代意义,是“辅新命”,可称之“立新”。 课程组充分认识到,如果以中国传统文化诸要素如文、史、哲等作为课程内容的主体,课堂讲授很容易演变成相关学科的专业课,同时,如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上将以上内容全部讲授完成,课时设置也无法满足。课程组在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到无论是从文、史、哲,还是从宗教、科技等方面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授课教师有一些内容是一定皆会涉及的,即文化精神与思维方式。有鉴于此,课程组通过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体系,将课程内容设定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建立历史中国与现代中国的认识关系。通过讲解文化的含义、构成,以及传统的精神和对现实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使他们明确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从正确区分社会传统的精华和劣质成分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部分(第一讲),建立人与生态环境的认识关系。综合讲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背景,从生态自然、社会结构、行为与文化三层维度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发展的内外原因;通过分析人及其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对中国文明产生的源头和形成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并能够正确地分析中国辽阔疆域形成的原因和多元文化融合及其实质;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辩证(“中和” )的方法去分析古代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及其历史影响。

      第三部分(第二讲),建立人与文化规律之间的认识关系。利用哲学方法,高度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实质,并将其作为贯串全课程的主线,从人文精神、自然主义、工夫与境界三个方向,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特点;通过分析儒家的人文主义精神、道家的自然观、庄子的齐物论、古老的系统观及其现代意义等,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中和”文化的实质、内涵和现代价值。    

    第四部分(第三讲),建立文化行为与文化认识之间的关系。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这样一个新锐话题,从文化载体中独立出来,专章讲授;从经验思维、整体思维、序变思维三个角度解析中国式思维的特征,并将之与其它文明相互比较。通过剖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中国人,正确认识世界中的中国。   

    第五部分(第四讲),引导学生关注案例教学,即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践智慧。以传统文化中的实践智慧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多个角度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应用,主要集中于具备现代价值的传统文化的实践智慧方面,如历法数术、文学艺术、中医武术、饮食养生、建筑风水、民俗节日等。 概言之,本课内容已完成了由对历史之探索转到对当下问题的回应,即由对中国历史“是什么”而转到中国现代文化 “为何如此”的思考;从问题,尤其是当代讨论的“热点问题”入手,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和历史感。   

     综上而言,本课希望在有限的课时里演绎出无限的中国传统文化,其方法是要在当代社会问题之视域下,以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为核心,以文化诸要素、诸案例为材料,构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珠贝似海,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畅游其中。


二、参考资料

【配套教材】

史怀刚著 人文的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讲 ,暨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上榜人文社科原创好书榜2020年3月)

本书预售地址:


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3254146705&spider_token=541c


【本课微信公众号】:大史微言


微信公众号图片.jpg



【教学参考资料】

古籍文献类著作——

《诸子集成》(春秋战国至汉代各位学者的著作集成)、《黄帝内经》、左丘明《国语》、司马迁《史记》、《周易》、孙膑《孙膑兵法》、刘邵《人物志》。

文化及中国文化类著作——

 

龚红月《智圆行方的世界》,暨南大学出版社。

宋志明 《中国古代哲学通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杨庆中 《周易经传研究》,商务印书馆。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中国和平出版社。

刘小枫《中国文化特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英)罗素(Bertrand Russell)《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

(美)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华夏出版社。

胡道静、戚文《周易十讲》,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锦全、冯达文《中国哲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

李文初、蒋述卓等《中国山水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

冯天喻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